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廠商存在的本質與工業革命再認識(孜旻)

在閱讀《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一書中,作者以交易成本的論點,對工業革命產生一系列的推理甚是精彩,既打破讀者對工業革命原先的歷史認知,也使人深思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究竟會使研究越作越明,對當代經濟現象產生更深刻的認識與解釋,抑或將經濟學家帶往純數量的學術理論殿堂,因為推動經濟制度的改變之因素是「其他條件」?

作者認為工業革命不像歷史學家對機器的稱頌與看重,而認為一切生產制度變革的推手是「交易成本」。私人交易的前提是有明確的財產權,而其改善了要素和產品市場。結果,市場規模的擴大導致了更高的專業化與勞動分工,從而增加了交易成本。組織變動的設計旨在降低這些交易成本,結果不僅降低了創新的成本。同時又因市場規模擴大以及發明的財產權得到更好的界定,從而提高了創新的報酬率。正是這樣一系列的發展舖下了真正的技術革命-第二次經濟革命,也就是科學與技術的結合(P168)

就我的理解,作者的意思是工業革命始於市場規模擴大,其導致專業化分工程度越高,又此現象導致廠商取代市場,之後利於監督員工與增加產能的工廠出現,降低管理成本、同時專利權有創新的誘因,機器設計,使得機器取代手工的情況在工廠內發生,此即史學家所看重的工業革命的現象。故史學家所見的工廠制不過是一連串變革下的其中一環,此過程中「成本」才是推動制度變革的因素。

廠商之所以取代市場乃因其能使生產成本與交易成本降低。書中說道:

專業化分工程度越高,從最初生產者到最終消費者的生產步驟也就越多,而衡量成本也就越高(既然在每一步驟都必須衡量)…階層組織取代市場最主要是因為規模經濟是在團隊生產中產生的,但規模經濟之實現代價是對於團體中個別成員(代理人)成就表現要付較高的衡量成本。…因此,廠商雇用監督人員來約束代理人的行為,以減少逃避責任和欺騙的行為。(P46)

廠商藉此以確保產品的品質,同時也使得消費者因降低交易成本而願意購買,取代專業化分工的生產模式。

而工廠制是降低管理成本與增加生產力,並降低設計機器的成本:

工廠制的原因是要管理者監督生產過程。隨著直接管理和監督的發展,設計技術進步的成本降低了。…一但工人們被聚集到一個中心地點,得自團隊生產的效益就很明顯,隨著有較好的方法來衡量個人的貢獻,接著就能降低設計機器去替代人工的成本。(P176)

故史學家認為從技術變到工廠制是工業革命的重點,但以作者的推論看來,我不免開始思考是否交易成本的降低才是工業革命的推手,而其乃是從商業行為當中發展過來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