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從歐洲宗教看台灣的宗教團體(孟容)

我沒有想過用經濟學的眼光來看歐洲的宗教活動會如此有趣,我可以大至理解以哲學的方式來了解宗教(宗教哲學),但是由經濟學的觀點來看所得到的結論,就好像以不同的層面將宗教給層層析離,很多的時候你並無法從某一特定層面看到另一層面的觀點。
  把歐洲的宗教視為一個市場,市場上競爭的宗教商品眾多,其中以基督教為市場上占有率最大的宗教商品,姑且不論基督教如何在這個競爭市場上取得龍頭的地位,我想要討論的是「觀察基督教如何經營維持自己在宗教市場上的地位」,因為從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的確有一部分的人會將對於自我人生的主宰交付給宗教,我假設全人類中有一部分的人「需要」宗教這樣東西,因此「供給」相應而生,根據哲學理論,這些需求只要有人,就不會消失,這樣看來,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不用擔心需求,只需要煩惱在這塊幾乎固定的大餅中,如何能得到最大的那一塊餅,基督教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幾乎掃遍了全歐洲,它在歐洲投入大量的金錢、興建曠日費時、規模宏大的教堂,對此Bercea提出了「超額設備」的說法解釋了歐洲各國為什如此熱衷於高聳宏偉教堂的興建,一來將剩餘的資源大幅投入教堂的興建,二來透過如此「大手筆」的投資,希望能遏阻想要進入宗教市場的其他競爭者,等於告訴他們「除非你能投入與我相當的資源,否則你別想在這個市場立足」,同樣的理由,我們可以檢視為何近年台灣宗教市場上各據一方的宗教團體也開始大興土木。
  另外,相較於歐洲的宗教市場呈現了均衡的狀態,台灣現在宗教市場上「北法鼓、南佛光、中中台、東慈濟」的勢態是否為均衡?四個宗教流派,看似互異,但其實都是挾著佛教教義為本,與歐洲的基督教市場上支派林立的情況相去無多,近年來文地理學的研 究範圍中興起來一門名為「宗教地理學」的討論主題,我在國家圖書館找到一篇由
彰師大地理學系碩士生王靖茹所作 的「台灣民間信化信徒宗教活動空間選擇行為分析」,但是很可惜的是無法查尋到全文,僅引出他在摘要提出的與我要討論主題相關的看法,「本研究假設台灣民間信仰信徒的宗教活動空間行為是理性選擇的結果,不但會受到空間距離、旅行成本大小的影響,還會受到宗教設施所在的區位環境屬性和規模的 影響。」在經過統計卡方檢定後,他得出結論「台灣民間信仰信徒的宗教活動在某種程度上是雷同於日常生活的其他活動,決策時都會受到成本效益的影響,由此可進一步推論理性選擇、最大效用、最小成本的決策機制,可能並非僅存在於市場交易活動中。」借用該論文結論,我想對於台灣佛教為何呈現四足鼎立的情況,而是否接下來會發展成一家獨大,或維持四個主流派系的均衡,或許可以提供一些解答,如果說各家信徒在選擇該跟隨哪家時,地理上的接近也是他的決策因素之一,則也許一家獨大的情況不會發生。但信徒在選擇其信仰時,還有其他的考慮因素,則這個因素得另立一篇來探討。

沒有留言: